十四五时期,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定了。
据新华社报道,《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全文发布,透露了十四五时期中国的区域协调发展布局。
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推动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
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打造创新平台和新增长极。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
可见,十四五时期,从东部到西部,从中部到东北,从长江经济带到黄河流域,从三大世界级城市群到雄安新区,都有战略部署。
根据国家统计局划分,内地31省市分属于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四大区域。
东部:北京、天津、河北、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和海南。中部: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西部:内蒙古、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宁夏和新疆。东北:辽宁、吉林和黑龙江。
四大区域再定位,影响有多大?
01
西部地区的关键是“新格局”。
西部地区,多数处于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由于地理环境和生态环境限制,经济发展水平不如东部,“东西差距”一度成为经济焦点。
最近10年来,西部地区呈现崛起之势。贵州、云南、西藏等地的经济增速多年领跑全国,以重庆、成都、西安为代表的中心城市强势崛起,西部地区一改军事工业主导的局面,汽车、电子等行业迅速发展。
与此同时,北方多个省份经济出现明显失速,不少城市GDP几年内都在原地踏步,“南北差距”正在取代“东西差距”。
在此背景下,西部大开发被赋予新的重任:形成大保护、大开放、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这方面,相关国家战略已经落地。
今年5月,《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印发,再次赋予西部地区一系列政策利好:
加快川藏铁路、沿江高铁、渝昆高铁、西(宁)成(都)铁路等重大工程规划建设,新增建设用地指标进一步向西部地区倾斜,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加大对西部地区的财税、金融支持力度,对鼓励类企业15%所得税优惠继续执行,提高西部地区直接融资比例,西部贫困地区企业IPO适用绿色通道政策,在西部地区布局建设一批应用型本科高校…………
同时,在对外开放方面,文件还提出:
鼓励重庆、成都、西安等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提高昆明、南宁、乌鲁木齐、兰州、呼和浩特等省会(首府)城市面向毗邻国家的次区域合作支撑能力……
可见,未来的西部大开发,不仅是经济赶超,更要将西部内陆加速变身开放前沿,政策洼地扭转为政策高地。
02
振兴东北,落脚点在于“新突破”。
之所以说是“新突破”,原因很好理解。作为三大传统国家战略之一,西部大开发可谓硕果累累,中部崛起亦取得不错的成绩,只有振兴东北难言令人满意。
且不说“投资不过山海关”的说法广为流传,东北地区的确已经失去重工业时代的荣光,无论是经济增长,还是人口增长,都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困难。
40多年前,东北还是中国经济高地。在1980年的GDP十强城市里,东北有2个城市入围:沈阳、大连。
到了2019年,不仅GDP十强城市里已经没有东北城市的身影,连TOP20城市里也不见东北城市,东北城市全部跌到了25名开外。
东北三省的经济增速徘徊在全国平均线以下,而占全国的经济比重从当初的10%以上,下滑到如今的6%左右。
东北确实在衰落,振兴东北必须要有“新突破”。
无论是营商环境,还是产业结构,抑或城市发展模式,东北都需要一场革命性的变革。
国家将会怎样的“战略性举措”,我们拭目以待。
03
中部地区,则是加快崛起。
中部地区包括六个省份:湖北、河南、湖南、安徽、江西、山西。这是全国经济增速最快的区域之一,也是万亿GDP俱乐部的重要来源地之一。
武汉GDP早已跻身全国十强,长沙、郑州陆续进入万亿俱乐部,合肥带着长三角的光环风驰电掣,南昌和太原在各自区域也在大展身手。
2019年,高层对中部地区发表重要讲话指出:
中部地区崛起势头正劲,中部地区发展大有可为。要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乘势而上,扎实工作,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再上新台阶。
可以说,中部地区正在崛起,未来需要的是“加快崛起”。
在区域发展方面,中部地区到底有哪些发展优势?
其一,产业转移机遇。中部地区多是人口大省,仍旧拥有人口红利。沿海地区正在进行产业转移,中部地区是主要承接区域之一。这其中最具代表性当属富士康落地郑州,富士康直接带动了郑州的电子信息产业和进出口规模,对于城市发展的作用不容小觑。
其二,人口回流。过去是孔雀东南飞,如今随着产业转移和中部城市崛起,人口开始从东部向中西部地区回流。安徽常住人口已经连续多年正增长,河南湖北虽然还在净流出,但流出规模越来越小。
其三,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多数都拥有相对强大的中心城市,这些城市正在成为区域经济的新增长极,无论在对国家重大战略的争取上,还是对重要产业的争夺上,均拥有一定优势。
04
东部地区,关键词是“现代化”。
过去在定调区域发展战略时,与东部地区相对应的是“率先发展”。这一次,从“率先发展”变成“鼓励加快推进现代化”,有什么特殊含义?
所谓“现代化”,在2035远景目标中有详细描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对外开放新格局、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等等。
鼓励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应该指的是东部地区在科技、经济、治理能力等方面率先达到现代化水平。
这无疑是更高的定位。
东部地区本就是中国经济增长极所在,也是中国区域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万亿GDP城市云集,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水平远远领先于中西部和东北地区。
东部地区同样也是战略高地。从最早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到后来的计划单列市,再到如今的进博会、科创板、先行示范区等,东部地区仍是改革的试验田和探索者。
未来,东部地区在经济率先发展的基础上,有必要承担起科技创新领头羊、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样板的重任。
这方面,政策利好,还会源源不断。
本文转载自:国民经略